<menu id="46iei"><bdo id="46iei"></bdo></menu>
  • <menu id="46iei"><table id="46iei"></table></menu>
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學術研究 > 專家視點

    孫喜勤:惠臺政策“農林22條措施”取得顯著成效

    時間:2023/1/19 12:47:20|點擊數:

  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:“兩岸同胞血脈相連,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。我們始終尊重、關愛、造福臺灣同胞,繼續致力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,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,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,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,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”,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做好對臺工作指明了方法路徑,提供了根本遵循。及時總結惠臺政策實施成效,有助于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對臺工作。2021年3月17日,國臺辦、農業農村部、國家林草局等11個部門聯合出臺《關于支持臺灣同胞臺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簡稱:農林22條措施)。“農林22條措施”的出臺,是中央在對臺工作領域推進“十四五”規劃落地實施的具體作為,為率先同臺胞分享大陸農林領域發展機遇,支持廣大臺農臺企深度參與大陸鄉村振興,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。“農林22條措施”實施一年多,中央與各省份結合實際,多措并舉促落實、注重實效增信心、深度融合釋潛力,形成了大陸與臺企農林業交流合作蹄疾步穩的互惠共贏關系,讓臺胞臺企實實在在感受到政策的溫度和力度。“農林22條措施”取得了顯著成效,各地給予臺胞臺企的資金支持明顯增加,研發創新領域的支持明顯增多,臺胞臺企融資獲得便利,對開拓大陸市場的信心得到了增強。

      一、臺企獲得更多資金支持和融資便利,發展勢頭強勁

      據國臺辦統計,2021年,大陸各地臺企所享受的農業補貼、補助、貼息等累計超過1億元,各省份為引進、發展臺企提供了諸多便利政策。例如,福建省涉臺農業園區內的臺資農業企業獲得大量政府貼息資金支持,貼息后的貸款利率平均降1%左右。同時,福建省還每年為在臺灣農民創業園,和閩臺農業融合發展產業園園區內設立的臺資農業企業,安排貼息資金800萬元。浙江省農信聯社則專門推出了臺商專屬的“臺融卡”產品,授信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,目前已發出2300多張,授信總額超過6000萬元。江蘇省為涉農臺企開辟低利率貸款“綠色通道”,嘗試與產業基金合作尋求涉農臺企金融服務新模式。2021年,江蘇省支持臺資農業企業申報產品設備升級改造獎補資金近700萬元,幫助臺資農業企業融資近3000萬元,并提供貼息補助。昆山市在全省率先推出針對臺企的“昆臺融”金融產品,截至2022年3月,涉農臺企共計申請“昆臺融”資金超過5000萬元。四川省落實農林業支持政策資金超過6000萬元。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,臺企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“農林22條措施”落地后,順利融資2000萬元,并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從近萬戶農戶手中流轉土地2.5萬畝。廣西壯族自治區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,已幫助相關臺企獲貸款600萬元。在四川省攀枝花市,當地政府為“兩岸青山”臺資農業項目流轉土地600畝,提供土地流轉補貼近50萬元,還以完備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作為后盾,讓企業安心扎根當地謀發展。臺青梅州市星森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彭瑾瑜表示,有了“農林22條措施”,擴大經營的信心更足了、加大投資的膽識更大了、發展農業的勁頭更猛了。之前早就計劃以“規?;?、品牌化、效益化”模式擴大茶園種植面積,但由于擔心土地經營權的問題,遲遲下不了決心。“農林22條措施”在農地林地使用、融資便利、資金支持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,企業做大做強的夢想將能更快實現。

      二、臺企獲得更多的創新發展支持,發展潛力得到激發

      “農林22條措施”強調臺胞臺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,支持臺胞臺企參與大陸農業林業高質量發展,這讓臺胞臺企更有信心在大陸創業生活,共享進步、共謀發展。北京鑫記偉業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有機種植為基礎,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打造了“臺灣農業工園”模式,企業以“櫻桃文化”為主題,開發“櫻桃傳情”三產融合文創示范園區,立足北京、輻射河北。上海市幫助臺企的技術列入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,推動了臺企技術在大陸的推廣。湖北省武漢市臺灣有機農業“一心回鄉”集團在“農林22條措施”實施后,申報了武漢“田園綜合體”項目示范工程?;卦诤睆V電產業園建設創業孵化器項目,已于2021年8月投入使用,占地約7000平方米,其中3000平方米將提供給農業生態類創新創業團隊入駐使用。福建省展開茶葉種植低溫指數特色農業保險試點,對自主研發獲“植物新品種權”給予補助,尤其給予臺創園、產業園臺企、臺農專項授信支持。還有許多省份鼓勵臺資企業申請植物新品種權,鼓勵臺農引進更多的優良品種至大陸進行培育。這不僅利于對臺商獲新品種補貼和農業設施補助,同時對大陸農業發展有所幫助。通過典型引領、典型示范,做到“以臺引臺、以商招商”,充分發揮臺胞臺企的潛力,吸引一批有實力的農林臺胞臺企到大陸投資發展。

      三、臺企積極開拓大陸市場,推動了兩岸協同發展

      除通過參與臺博會、茶博會等各類展銷活動外,江蘇省通過舉辦農業及食品加工業聯盟對接活動,幫助當地臺企成功在55家商超上架產品,并在北京、上海等主要城市開辟新的銷售網點。天津市發揮“920兩岸電商節”平臺作用,支持臺企參與在線農產品展銷活動。上海市也積極幫助臺企參加進博會、兩岸臺企產品展銷會。安徽省還組織臺灣客商參展2021第十四屆安徽茶產業博覽會,幫助臺商落地。四川省臺辦與農業農村廳開展更深入合作,助力臺企發展。例如,連續組織“臺資農業企業服務基層面對面”川南行、川渝行、川東北、攀西行等活動,先后前往重慶市和四川成都、自貢、瀘州等10多個市開展對接交流,傳播臺灣現代農業理念、技術與品種,助推四川省現代高效優質農業發展。與商務廳積極拓寬合作領域,在2021年初舉辦“臺企拓內銷·兩岸一起來”線上推介對接(四川專場)活動,吸引上百家企業參與“云端”牽手拓內銷,推進“政府搭臺、銀行布景、企業唱戲”模式漸成常態。與文化和旅游廳開展精準對接,舉辦“四川·臺灣鄉村暨社區文化創意演迪”活動,評選出15個“川臺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”和15位“川臺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”,為農林業臺企搭建跨領域交流合作新平臺,力促農林業與文化旅游及文創產業融合發展,助推四川鄉村振興和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
      四、臺企積極參與大陸鄉村振興,踐行農企融合發展的道路

      落地北京的臺商通過“農林22條措施”,積極參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建設過程中。河北省阜平通過引進臺灣企業的水產養殖與飼料種植結合項目,解決了當地3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,實現了引進臺企與當地民眾的共同發展。在上海市,臺商通過土地流轉取得了200畝土地利用,他們通過投資建立開心農場,成為當地網紅民宿,提升了上海旅游吸引力。江西省鷹潭市還幫助臺企租賃了800余畝土地作為油茶基地,并辦理30年林權證,極大促進了當地茶業發展,推動了地區民眾就業。此外,河南省駐馬店市建設全國第一家中國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的契機,積極謀劃“臺灣觀光食品產業園”項目,支持其申報創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,創新豫臺經濟社會發展載體平臺,擴大豫臺現代農業產業合作成果。

      “農林22條措施”覆蓋面廣、含金量高、針對性強,對臺胞臺企而言,是政策指引,也是大陸“三農”領域的投資指南,為臺農在大陸發展農林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政策利好,促進了兩岸農業交流及合作,有利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,為強化“融合促統”開辟了路徑。臺農臺企是臺灣民眾的典型代表,落實好“農林22條”措施及各項惠臺政策,既能體現對臺胞民生福祉的關心,也是為廣大臺胞臺企真正解難事、辦實事的重要作為。未來,隨著“農林22條措施”持續落實落細,臺胞臺企參與大陸鄉村振興和農林業高質量發展將擁有更好條件。各省各地需要在中央惠臺政策精神指導下,在基層服務、農林金融、復工復產等方面對癥下藥,探索符合臺商臺企利益、契合發展道路的政策措施,幫助廣大臺胞臺企抓住大陸發展機遇,實現更大發展。

      (作者系云南省社會科學院《南亞東南亞研究》編輯部、云南臺灣研究院副研究員  孫喜勤)

    來源/作者:學習強國/云南學習平臺 責任編輯:張雪

     

    高清a片免费在线观看
    <menu id="46iei"><bdo id="46iei"></bdo></menu>
  • <menu id="46iei"><table id="46iei"></table></menu>